飞绳

滑绳是西藏民间的一种习俗,滑绳也叫飞绳

滑绳是西藏民间的一种习俗,滑绳也叫飞绳,古时候就有。据史书记载,吐蕃时期每年藏历正月初二要在布达拉宫表演“飞绳之戏”。表演方法是用皮绳四条,一端系于布达拉宫宫殿顶端,另一端拴在山下的柱桩上,倒悬身体,直溜而下,迅捷如飞。

滑绳

反复三四次,表演相当惊险,稍不慎就坠地身亡,当时的统治者组织这样的表演是为了预测一年岁时的好坏。如果表演者安全着地,即表明全年岁收丰稳,百事吉祥;如果表演者受伤或者坠死山下,那就是不祥之兆,必有荒年

记载

据石泰安《西藏的文明》中记述:“以初为年节。每逢年节,商民停止三日,各以茶、酒、果等食物相馈为礼,其日(指新年),达赖喇嘛设宴于布达拉宫上,廷汉番官会饮,有跳钺斧之戏。越日,观飞神。乃后藏番民供此役,以皮索数十丈系于布达拉宫山寺上下(并一直垂到山脚下)。人捷如猿,攀援而上。以木板护于胸,手足四舒而下,如矢离弦,如燕掠水,亦异观也。”

发展历史

《十三世达赖喇嘛传》中说:“绳子上端系在布达拉宫一间房子里,下端拴在布达拉宫下面平地上的一块方形石碑上,绳子斜长二百五十英尺(约80米),净高一百英尺(约32米),他们三人一个接着一个从上面滑下来。开头,每个人都大声念经祈祷,并站在开始往下滑的屋顶上撒糌粑,以做为祭神的供品。然后他们用皮带把自己拴在绳子上往下滑。”
《和宁西藏赋注》云:“正月二日作飞绳绕,从布达拉最高楼上系长绳四条,斜坠山下,钉桩栓固。一个人在楼角,后执白旗二,唱番歌毕,骑绳身直下,如是者三。绳长三十丈,后藏花寨子番民专习此技,岁应一差,免其余徭。内地缘竿踏绳,不足观也。”
刘赞廷在《三十年游藏记》记载:”正月初一为元旦,达赖跌坐正殿受文武朝贺,有各种艺术于殿前献技,内有飞绳皆良佳。用皮绳四根,各四十余丈,环扣相接,长至一百六十丈。一头系于布达拉宫五楼之明柱,一头系于山下石柱。一人着短衣,以牛皮绳束沟,两手持白旗倒悬其身,自上溜下,迅如飞鸟,凡三次始终,一绝技也
古伯察《鞑靼西藏旅行记》对飞绳戏记述:“我们在拉萨还看到了一种叫做‘神舞’体操运动。一根用结实的皮条制成的长绳系在了布达拉宫山峰并一垂到山脚下。‘舞神’即沿此绳上上下下,其敏捷程度能和花猫和猕猴相媲美。有时,当他们攀援到山顶时,便展开双臂就如同要跳下去游泳一般,顺着绳索而如离弦的箭一般地滑下去。藏地的居民被认为是从事这类运动的最灵活者

滑绳这种技艺

当是从溜索发展而来的。溜索原是一种渡河工具,藏地山川险峻,江河湍急,无法架桥,故以竹、牛皮或藤为索,横悬在两岸陡峭的崖壁上。索端系短木,另以一绳连接多数竹圈,亦系于两端,溜筒亦系缚于绳上,绳动则筒动。渡河之人骑坐在短木上,将筒挟在腋下,两岸之人则拉绳,即可横渡,也可一手抱溜筒,一手抓竹索,摇而过。至今在西藏澜沧江、怒江等江河流域两岸尚可见。刘赞廷记云:“宁静县(今芒康盐井)由县治西南行平路四十里至溜筒江,即澜沧江也。其溜筒者,以竹为绳,上套木筒……皆绳长数十丈至百丈者。其法:另用一木制成瓦形,曰‘溜’,渡时将溜扣绳上,另用一长皮条搭于溜上,下兜人之臀部,以双手将溜绳拴稳”,荡滑过江。刘又有诗云:“两岸耸山高万丈,溜筒江上浪千层”。另戴安琴诗:“云山揽胜望江天,松柏成林不记年。为问交迫何辛苦,偏记遵巴溜绳牵。”

评价

这种需要力量、技巧,更需要胆魄的技艺后又在拉萨形成了具有冒险性的运动,当时五世达赖在蒙古首领固始汗的支持下,推翻了日喀则的藏巴汗政权,建立甘丹颇章王朝。为了对藏巴汗的臣民进行惩罚,规定他们每年要派一人,到拉萨支付这种差役,表演高空滑绳。后因此项活动带有一种惩罚性质,表演者又要冒极大的生命危险,至达赖十三世后期,遵命将绳技改成竿顶部旋转,这种活动,一直保持到1959年。至今在西藏门珞地区,在节日期间还在举行攀藤索活动。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